大灣區物業投資新局勢

大灣區物業投資新局勢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及港府已大致完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草擬工作,稍後由國務院頒布的《規劃》,將為實現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未來,更會爭取為港人在大灣區學習、工作、生活、養老提供便利,成為港人的優質生活圈。香港置業大中華項目部項目總監蔡俊鵬指, 隨珠三角地區的交通網絡逐漸成形,將實現「1小時交通圈」,定必增加「9市2區」的人口流動,帶動房地產市場興盛。「自今年4月1日起,港投資者查詢及投資珠三角地區樓房的比例按年上升,當中投資及自住比率為6比4。」

 

「目前北上定居人士大多為準退休和已退休人士,而他們於本港均擁有至少一個物業。北上貪其物價低、良好大自然環境、生活空間寬敞及置業成本低。」蔡俊鵬指:「現時港深樓價平均差額為三至四倍、二綫城市如東莞、惠州等,平均差額可達十二倍,換言之港樓的首期可等同當地置業之價錢。如果比較國內各地對港澳臺居民的投資房地產限制,惠州比珠海、中山等地的限制為寬鬆。惠州市政府限制進行按揭之投資人士不能於同區域購買多於一個物業,反之無需受限制,反觀中山要求買方須擁有當地社保至少一年及中山祖籍證明。」

 

隨大灣區規劃各種基建陸續完工後,多條主要幹道如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京港高鐵、深廈高鐵等通車,據悉深圳各東鐵路延綫建成後,由深圳至惠州沿海區域將由兩小時車程縮減為約二十至三十分鐘。「所謂路通即財通,各地居民日後在珠三角區內遷移的比例將會大增,對自住需求大增,樓價必然上升。」

 

大灣區發展潛力吸港人遷居

《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到政府將會積極參與推進大灣區建設,為港人爭取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創業、營商、生活以至養老提供更多便利,促進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訊息流,從而成為港人的優質生活圈。蔡俊鵬指,本港作為中國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有助促進大灣區城市群的建設和融合,加上港府推動產業多元化創造有利條件,屆時珠三角地區無論經濟、旅遊,甚至是房地產等方面發展潛力無可估量,相信港人便會往周邊城市,如深圳、惠州、珠海、廣州等珠三角區內沿海區域定居。

 

上月,香港集思會訪問八百○四名跨境結婚人士,針對中產及學歷較高的兩地跨境婚姻夫婦,研究顯示,55%受訪者表示,樂意考慮在大灣區長遠定居,主因本港居住問題大、跨境婚姻夫婦「兩邊走」,影響他們在港定居的興趣。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 MRICS

亞太房地產發展學會 副會長

鳳凰新媒體旗下鳳凰網 房產 指定 粵港澳灣區樓評人

免責聲明

龍騰國際(本公司)及/或本公司職員 專責代理香港以外地方的物業,故無需按香港之 《地產代理條例》領取牌照及並無處理位於香港的任何物業的牌照。本公司轉介買家之產品,根據《證劵及期貨條例》的界定,買家可能或有可能需要符合「專業投資者」資格,建議買家購買前請自行向有關人士尋求獨立專業意見,買家如與發展商或產品供應商發生任何爭議,龍騰國際概不承擔任何責任。